● 課程成果 ●
■ 課程照片 ■
◢ 修課心得 ◣
臺大國企四周亞蓁
修課的第一個震撼彈是第一周就要跟剛認識的組員去體驗一項服務,並且隔週口頭報告。
因此我在一開始就交了900元的學費去華山體驗廢布再利用,卻也是我第一次這麼用心地從人機環流去感受一項產品從訊息接收到踏出店門後的心情。
這堂課很特別,從使用者研究,花了大半堂在「找到對的問題」。我和組員短期內密集去了華西街三四次,到真實場域訪問使用者、回到教室重建現場、整理親和圖表、用行為變數歸類不同使用者、最後產出人物誌。這段時間老實說很有挑戰,任務周次的接踵而來,錯失一個進度就要加倍趕回來。組員間不斷開會、再三確認一個結論的前因後果,確保每個決定都是有跡可循、不是過度推斷憑空想像。最開心的是學習到有系統的質性研究,以前都會小小的覺得質性很vague,好像怎麼解釋都可以。經過這堂課才瞭解使用者經驗研究的博大精深,這次只是認識了方法、嘗試使用,還需要多次實踐才能理解精隨。
到了下半部開始發展問題解方,並沒有比較輕鬆XD 要針對特定使用者、有範圍的窮盡發想,最後串聯成一完整的服務藍圖、試做、懶人包海報、發表。每一項作業都是重新檢核自己提案的契機,甚至邀請目標使用者的真實評斷。每一環節都好用心、讓解方可以跳脫課堂、不只是簡報說說,雖然負擔較大,但真的跟以往的課程很不一樣,對真實生活有更強連結,不會虎頭蛇尾的結束。
我覺得這是一堂你投入越多,收穫越大的課。就算產出很多想法可能在中間就被打掉了,但會很清楚不可行的邏輯原因,並且可以親眼見證自己和團隊的構思從雛型到落實成prototype。這堂課也一窺使用者經驗的實際內容,體驗跟陌生人互動的經歷,對於未來工作的想像很有幫助。
修課的第一個震撼彈是第一周就要跟剛認識的組員去體驗一項服務,並且隔週口頭報告。
因此我在一開始就交了900元的學費去華山體驗廢布再利用,卻也是我第一次這麼用心地從人機環流去感受一項產品從訊息接收到踏出店門後的心情。
這堂課很特別,從使用者研究,花了大半堂在「找到對的問題」。我和組員短期內密集去了華西街三四次,到真實場域訪問使用者、回到教室重建現場、整理親和圖表、用行為變數歸類不同使用者、最後產出人物誌。這段時間老實說很有挑戰,任務周次的接踵而來,錯失一個進度就要加倍趕回來。組員間不斷開會、再三確認一個結論的前因後果,確保每個決定都是有跡可循、不是過度推斷憑空想像。最開心的是學習到有系統的質性研究,以前都會小小的覺得質性很vague,好像怎麼解釋都可以。經過這堂課才瞭解使用者經驗研究的博大精深,這次只是認識了方法、嘗試使用,還需要多次實踐才能理解精隨。
到了下半部開始發展問題解方,並沒有比較輕鬆XD 要針對特定使用者、有範圍的窮盡發想,最後串聯成一完整的服務藍圖、試做、懶人包海報、發表。每一項作業都是重新檢核自己提案的契機,甚至邀請目標使用者的真實評斷。每一環節都好用心、讓解方可以跳脫課堂、不只是簡報說說,雖然負擔較大,但真的跟以往的課程很不一樣,對真實生活有更強連結,不會虎頭蛇尾的結束。
我覺得這是一堂你投入越多,收穫越大的課。就算產出很多想法可能在中間就被打掉了,但會很清楚不可行的邏輯原因,並且可以親眼見證自己和團隊的構思從雛型到落實成prototype。這堂課也一窺使用者經驗的實際內容,體驗跟陌生人互動的經歷,對於未來工作的想像很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