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程成果 ●
第一組

想再看清楚一點可點此下載 | |
File Size: | 442 kb |
File Type: |
第二組

想再看清楚一點可點此下載 | |
File Size: | 1192 kb |
File Type: |
第三組

想再看清楚一點可點此下載 | |
File Size: | 2016 kb |
File Type: |
第五組

想再看清楚一點可點此下載 | |
File Size: | 326 kb |
File Type: |
第七組

想再看清楚一點可點此下載 | |
File Size: | 7410 kb |
File Type: |
第八組

想再看清楚一點可點此下載 | |
File Size: | 823 kb |
File Type: |
◢ 修課心得 ◣
DS5104
臺大心理三 黃友人
我非常喜歡這三天的工作坊。在參加之前,我就有稍微接觸過設計思考,但當時並沒有很深入的了解,不過在這次的工作坊當中,讓我實際走過了一次設計思考的流程,並透過搭配教練的上課、提點,我覺得自己這次真正有感受到設計思考的精隨,收穫很多。而我覺得讓我成長最多的地方就是在這三天當中,教練會一直問我們「為什麼」,引導我們發現更深層的需求,我才驚覺原來以前自己解決的一些問題可能都只是表面,並沒有深入思考到更深層、提出問題者真正的需求,因此在經過這次的工作坊後,在遇到問題時我會更加注意自己有沒有找到真正的需求,而非只是治標不治本。此外,我很喜歡這次的小組成員,他們讓我有一個很安心的氛圍能夠勇敢表達自己的意見,在提出不同意見時也不會起衝突,且大家都會適當表達自己直接的讚美,互相鼓勵;而教練也都在每次的環節給我們很好的回饋,也會適當地用許多問題或小活動引導我們一步一步走下去,但也不會過度干預我們的想法。我很高興自己參加了這次的工作坊,更覺得很幸運能夠待在這麼好的組,加倍我的收穫。 |
。臺大哲學四 葉妮姍
在工作坊中,學習到設計思考有五個步驟 Empathize、define、ideate、prototype、test,其實每個概念都不陌生,但上完後我卻突然意識到,從小教育好像都沒有把這個流程視作一門「學科」在教授,怎麼系統性的發現問題、定義問題、發想解方,快速測試什麼可以做、不能做。這些概念上都有提過,但似乎都是分散在不同情境的獨立教學,很少要我們有意識的串在一起完整執行。 成長的過程中,雖然同樣會學習所謂同理、換位思考、定義問題、驗證假說(然後略過一堆感覺厲害的名詞),但更多時候,學習這些內容的氛圍,像在學一些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用到的「人文素養」或哲學(有很好,但沒有也還好)。是一直到發現這些素養,在另一個文化是一套實際在用來解決問題的標準學科或系統性理論後,這些點的必要性(真的不是good to have而已)和意義才又突然被連再一起了。 |
臺大工管三 林語瑄
在這次的工作坊中,我覺得我深刻體驗到了甚麼叫做有效率的討論方式、跟如何在討論時讓每個人的意見都能發表並被尊重。以往討論報告的時候常常覺得很冗,明明花了很多時間,但做出的結果卻總是搔不到癢處,但這次工作坊有非常精準的時間控制,不會太多也不會太少,讓過程都維持的很高效率。在討論時,也不是直接開始陳述意見,而是先讓每個人都思索一段時間、將點子先寫在便條紙上再輪流發表,如此可以確保每個人意見的獨立與原創,很像我之前修的組織行為學的實際運用! 此外,我也很喜歡要以貼紙投票、區分最有趣跟最有效的點子的這個設計,除了大家可以避免否決的尷尬、做出決策外,也可以釐清哪些題目是大家覺得實際上最有可能的、但那些題目又是大家覺得最有趣最想發展的,方便大家凝聚想做的題目。總地來說,我覺得這次的工作坊很激勵人心,一方面讓我看見凝聚創意的更多手段與可能性,一方面也讓我深入體會,以人為本的設計應該是甚麼樣子的,如何時時刻刻為使用者著想,不停地在做中學、學中覺,我度過了很充實的三天,今後也會繼續帶著這些收穫走下去! |